一路上,又是受到許多會說英文的巴勒斯坦年輕人的幫助,才終於抵達巴勒斯坦最後的動物園。動物園外面的資訊看板寫著蓋勒蓋利亞動物園「Qalqilia Park Zoo」及非常便宜的門票。至於為何昨晚旅館人員說不是這個名稱,就不得而知了。

巴勒斯坦的城市跟以色列有很大的差別,以色列相對先進、便利,而在巴勒斯坦,看得出經費不足,公共設施及旅遊資訊都比較缺乏。有些建築物可以發現是美國捐獻設立,還有幾處難民營。然而他們十分歡迎遊客參觀,除了帶進旅遊收入,他們更希望外界不要忘了這個國家,即使現在已經被以色列人稱為「巴勒斯坦自治區」。

在旅遊書及官網都寫這裡是巴勒斯坦唯一的動物園,不過,在巴勒斯坦唯一未被占領的地區──加薩,也可從新聞上看到當地有動物園。

蓋勒蓋利亞動物園是由蓋勒蓋利亞市政府於1986年成立,而後經不斷擴建,還設有兒童遊樂設施,如今的面積已是當時的三倍大,相當於36個足球場大小。

這裡的遊客不多,而我們是園區的唯一的外國觀光客。
動物園的獸醫Dr. Sami Khader,是巴勒斯坦少數的獸醫,同時也是專業的標本製作師。在巴勒斯坦政府缺乏資金且為戰爭所苦的情形下,仍努力向外界爭取經費,讓動物園持續運作,同時,對於去逝的動物(有些死於戰火)則做成標本放在園區內。


巴勒斯坦人要離開自治區非常不容易,因此,對於兒童來說,可以從這裡看見各種動物真實的樣貌,而非只能從書中認識這個世界。
這裡的動物除了獅子、老虎、熊,還有在台灣常見的天竺鼠,內部設有生物博物館、天文博物館、農業博物館及遊樂園。



整體設施簡便,園內的摩天輪遊樂設施,就像台北市昔時位於圓山的市立兒童樂園,不過,卻是一觸即發的兩國抗爭中,辛苦耕耘的成果。
巴勒斯坦人民仍在對抗以色列人的占領,搭共乘計程車時,一位巴勒斯坦婦女告訴我,以色列人在當地屠村的故事,還有她現在上班都要花上幾個小時通過檢查哨才能去上班。面對軍人的槍枝、圍牆及檢查哨,他們無可奈何。
這座動物園及遊樂園,我想是巴人心中一個維持平凡日常的自由天堂。

更多介紹可閱讀這本書
《The Zoo on the Road to Nablus: A Story of Survival from the West Bank》:https://www.amazon.com/Zoo-Road-Nablus-Story-Survival/dp/1586484893
動物園官網:https://qalqiliaparkzoo.wixsite.com/